唐寶應元年,當涂縣。
深夜,秋雨飄搖,門窗俱閉。
一位老者頹然臥在床榻上,閉目不動,衣襟上滿是酒氣。以往光芒四射的生命力即將消散殆盡,如今的他只剩一具蒼老軀殼橫在現世,如殘燭星火。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老者艱難地挪動嘴唇輕吟,聲音雖然嘶啞,卻透著豁達,似乎全不把這當回事。他吟到興頭,右手徒勞地去抓枕邊酒壺,卻發現里面已經滴酒不剩。
“古來圣賢皆寂寞,無酒寂寞,寂寞無酒吶……”
老者望著天花板喃喃自語。倏然屋內似乎有些動靜,他費力地擰了擰脖子,偏過頭去看,但只看到臨窗桌上自己的詩囊和毛筆。屋內沉寂依然。
“或許是大限將至,眼花耳鳴了吧?!崩险甙迪?,心中不無唏噓。這件詩囊和毛筆伴隨他多年,不知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暢飲美酒,提筆賦詩。所幸自己歷年來積攢的詩稿已經托付給了叔叔李陽冰,倒也沒什么遺憾。
老者輕拍空壺,心中只是感懷,卻無甚悲傷。
===
用一個比較流行的詞來說,這篇《筆?!芬菜愕蒙鲜窍颉拔拿魈焱酢钡囊淮沃戮?,而且還順著它的思路發揮下去,網羅了歷朝歷代的文人精英們,把他們的才情全都具象化了出來。俗話說“文無第一”,意思是文章的好壞是難以比較出個結果的?,F在既然他們的才能都被具象化了,那么拉出來放對廝殺一較長短,一定很有意思。通常文人都是不能武的,如今讓他們武上一回,也算得上是個創作上的嘗試。
看到這里,大概國學愛好者們都已經氣壞了吧?花了這許多心思召集了這么多文人騷客,居然只是為了寫一篇奇不奇、玄不玄的幻想小說,讓他們像一群村野莽夫一般互相打來打去,這可真有點焚琴煮鶴的感覺,成什么體統!希望列位大師在天之靈,能夠原諒我的不敬。
“筆?!边@個名字,來源于懷素與智永的退筆冢,是用來埋藏所有用廢了的筆頭,算得上是文化史上的一段逸事。這兩個人背后的故事都大有八卦可挖,不過考慮到這兩位在接下來的故事里將會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此我就先不劇透給各位讀者懷素其實沒死了。
最后要說的是,小榕在結尾留下的那首詩,是集自《全清詩》的句子,不是我寫的。如果讀者覺得寫得很爛,也絲毫不奇怪。清人作詩呆板,沒什么出奇之處,唯一的好處是從不出律,集起來倒也容易,只是太欠缺靈氣了——但好歹比我寫的強百倍,于是便用了,免得我獻丑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