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出賣了我們的性格?
是什么暴露了我們的隱私?
是我們的行為 是我們的言語 是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的行為被什么東西左右著?被什么東西決定著?是個性.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個性從外在看來是指獨特而穩定的行為模式,從內在看來是獨特而穩定態度、思想、認知等。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留心觀察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就會發現,我們身體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別人:我是什么樣的人!因為我們身體的反應往往出賣了我們的個性。同理,我們對一個人個性的了解,不僅可以掌握其當前的行為,而且可以根據其個性,預見其未來的行為。
每個人都希望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人心理并非琢磨不透,其實它很簡單,行為心理學通過行為分析心理,讓你在日常生活中逐漸了解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并幫助你分析你周圍人的行為和個性。
《心理有鬼》是一本圖文日常行為心理解析的科普讀物。此書是以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為基礎,結合現有的相關心理學研究調查結果,編制而成。此書通過對人日常生活中的行為來分析其個性,以心理測驗題的形式來幫你分析,考察方式自然有趣。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內心深處反映出來,發現潛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己。同時,你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來發現你周圍的人具有的個性。
或許,在你積累的心理學研究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的細心觀察與全面分析,你也會成為一位行為心理學家。
行為主義出現在美國,在20世紀初自然科學飛速發展,一些年輕的心理學家對馮特學派不滿意,認為心理學不能研究意識,認為心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處于同樣的地位,應該象其他自然科學一樣研究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東西,也就是行為。
行為派認為,人的心理意識、精神活動是不可捉摸的,是不可接近的,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行為。
行為是有機體適應環境變化的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的收縮和腺體的分泌。
心理學研究行為在于查明刺激與反應的關系,以便根據刺激推知反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的目的。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華生(1878~1958)和斯金納(1904~1990)。
本提供《行為心理學電子書》是由網友提供,下載格式有txt,apk,epub,chm,jar,umd電子書。